忠县人民政府
中国体育彩票app:印发忠县现代金融业“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忠府发〔2022〕2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忠县现代金融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忠县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日
忠县现代金融业“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体育彩票app: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中国体育彩票app: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三五”时期,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主要金融指标持续向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效能显著增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1. 金融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市场持续平稳运行,截至2020年末,全县有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16.24亿元,比2015年新增184.5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24%;贷款余额为316.31亿元,比2015年新增204.7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16%;存贷比为61.27%,比2015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5.5个百分点。有15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020年保费收入为12.68亿元,比2015年新增4.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全县保险深度1??2.96%,保险密度2?1300元/人。水稻、玉米、能繁母猪、生猪、森林、柑橘等农业保险广泛开展,为重庆市农产品主产县提供金融要素保障。有2家证券业金融机构,2家“新三板”3挂牌上市企业,11家“重庆OTC”4挂牌上市企业,培育2家AA级发债企业。有5家地方金融机构,其中2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67亿元;1家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余额1.2亿元;1家典当公司,在当余额1500万元。
2. 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基础数据库,建立了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健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组织机构,修改完善打非机制,制定非法集资有奖举报办法,制定金融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每年定期组织打非集中宣传、风险排查、广告资讯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20年末涉嫌非法集资累计立案29起,司法审结27起,追赃挽损2315万元。
3. 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探索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信用贷款试点,创新开展“助保贷”“助农贷”“农业担保融资”信贷产品。截至2020年末,“助保贷”“助农贷”“农业担保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信用贷款、惠农E贷、三社融合贷余额分别为1055万元、8840万元、12268万元、3012万元、14229万元、490万元、265万元。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农行忠县支行增设绿色金融事业部,人保财险探索开展绿色保险。建立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35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2016年至2020年4家承贷银行累计向93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 43亿元,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0.37%。
4. 金融纾困稳步推进。2020年,银行向4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人行专项再贷款2.516亿元,拨付中央直达人行专项再贷款贴息资金333.26万元。银行通过新增授信、续贷、展期、降息等,为625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发放贷款11.2亿元,为63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降息3293万元;兴农担保公司办理小微企业、个人类担保分别为24笔4632万元、21笔3734万元,办理5家企业续保6笔1404万元;小贷公司办理8家企业展期11笔2232万元,6家企业缓交贷款利息8笔64.4万元。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忠县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关键时期,金融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三五”以来,忠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定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中等城市“双特”发展思路,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方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县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十四五”金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重大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任务,将进一步释放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作用,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提升金融业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水平,为全县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动改革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加快,忠县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对金融服务水平提出新要求,必将促进金融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金融科技企业和人才加速集聚,驱动金融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变步伐。
与此同时,忠县金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包括:金融业发展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区域总部;金融生态还需优化,市场化法治化环境还要继续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手段还不够丰富,经济证券化水平还亟待提升;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多变,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还需持续加力。
谋划全县“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愈走愈宽广。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为根本,以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保障,把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五个金融”,打造“五大金融体系”,不断增强忠县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坚定“双特”发展思路5,加快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6。
三、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产融结合,服务实体。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完善金融服务。金融与特色产业融合,围绕科技创新全过程、特色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成长全周期增加金融有效供给,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财政金融联动,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有效缓解全县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金融改革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激发行业内生动力,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推进成渝金融共建,建立完善协作机制,促进金融业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成渝地区金融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坚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助力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活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扩大开放,普惠共享。探索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巩固提高金融对扩大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贡献。
——稳健运行,防范风险。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遵循好市场化与法治化原则,夯实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确保金融生态体系健康发展。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强风险压力测试,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四、五个金融
“十四五”时期,进一步突出金融业在聚集辐射、资源配置、资金融通、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围绕“五个金融”:
——产业金融。着眼服务国内大循环,围绕打造国家级柑橘交易市场的战略目标,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面向产业核心企业,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引导中国体育彩票app:社会资本流入,有效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打造产业融资新模式,整合运用上下游企业信息资源,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工具,提升全产业链融资供给水平。发挥好金融机构财务投资的角色,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推动金融资本参与产业并购重组、企业增资扩股、产业招商引资。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产业资金在忠聚集,打造服务产业资金融通的金融枢纽,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绿色金融。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托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聚集中国体育彩票app:绿色金融机构、绿色研发机构、绿色中介服务机构,助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资金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
——科创金融。完善科创投融资体系,优化科创金融供给结构,丰富金融服务工具,创新科创金融机构,丰富市场化、法治化的增信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支持科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发展的融资供给,形成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科创金融机制,进一步提升金融对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普惠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统筹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两个基本面,着力扩大中小微企业、“三农”等信贷规模。强化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惠企惠民惠农资金业务,提高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按照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专项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信息和信用平台建设,推动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中国体育彩票app: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服务。
——数字金融。把握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趋势,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强化金融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交易定价、风险管理能力,创新数字投融资工具,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对金融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实现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助力风险监测和处置。
五、发展目标
——银行业。银行存款余额69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6%左右;贷款余额46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8%左右;存贷款规模115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7%左右;存贷比65%左右,年平均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
——保险业。保险深度3%左右,保险密度1500元/人左右。
——证券业。力争新增交易中心1个,上市企业1家,挂牌企业9家,AA级发债企业1家,私募股权投资5亿元。
——地方金融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2亿元;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5亿元,典当公司在当余额1800万元。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备注 |
银行营业网点数 |
167个 |
170个 |
|
金融机构数量 |
32家 |
35家 |
|
存款余额 |
516亿元 |
690亿元 |
年增长6%左右 |
贷款余额 |
316亿元 |
460亿元 |
年增长8%左右 |
存贷款规模 |
832亿元 |
1150亿元 |
年增长7%左右 |
存贷比 |
61% |
65% |
年提高0.8% |
保险深度 |
2.96% |
3% |
|
保险密度 |
1300元/人 |
1500元/人 |
|
挂牌上市企业 |
13家 |
23家 |
|
发债企业 |
2家AA |
3家AA |
|
交易中心 |
0个 |
1个 |
|
私募股权投资 |
10亿元 |
15亿元 |
|
小贷公司贷款余额 |
1.67亿元 |
2亿元 |
|
担保公司在保余额 |
1.2亿元 |
1.5亿元 |
|
典当公司在当余额 |
1500万元 |
1800万元 |
六、构建高质量金融发展体系
(一)健全金融机构体系
加快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规范发展创新型金融机构,稳妥发展金融新业态。提升地方金融组织实力。设立柑橘交易中心、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不断满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技术升级改造等需求。发挥典当行业应急融资功能,支持规范发展。
(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面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产品体系。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推进“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建立适应绿色发展的风险补偿、融资增信等财金互动政策体系,创新气候投融资产品和服务。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鼓励企业(项目)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工具。做好绿色信贷“加减法”,鼓励金融机构将环保信用等级与信用信息纳入融资评价体系,推动绿色项目库建设,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和传统企业绿色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环保企业、低碳科创企业上市。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
发展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开展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鼓励产业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创新构建“核心头部企业+上下游企业+链网式金融”金融模式。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产品的投放,开发“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融资专属产品,围绕产业核心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融资服务,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共担前提下,共同创设“见担即贷”“见贷即担”等产品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风险管控技术、授信审批机制,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加大风险分担力度。优化完善风险补偿资金池、转贷应急周转金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性担保体系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简化业务流程,促进银政、银担合作可持续发展。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支持银行制定小微业务年度发展目标,将余额增长、覆盖户数等指标纳入内部考核,督导银行机构落实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差异化不良容忍度和授信尽职免责等机制。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以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为目标,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间接融资方式,构建具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股权市场。大力推进股权融资,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股权融资渠道,不断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进一步健全企业上市储备和激励机制,完善上市资源储备库,精准服务“种子企业”,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发行优先股及可转债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功能,采用资产注入、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推动企业并购重组。
推动创投股权基金发展。用好用足税收优惠、对外投资等政策,充分发挥好资金托管、会计服务等中介机构作用,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加强资本与项目对接,强化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骨干企业对接,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咨询、业务办理服务。拓展私募基金融资渠道,鼓励国有资本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重点支持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提升信贷供给能力。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优势,强化信息共享,提升信贷资金供给水平。畅通资金供应渠道,拓宽普惠信贷资金来源。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加大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完善企业项目库,支持银行机构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提供适合的金融政策和产品。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创新发展债券融资市场。运用第三方担保、资产抵押质押等增信手段,提升企业信用等级,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工具。创新债券融资模式,推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四)构建金融创新体系
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拓展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创金融产品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契合科创企业特点的产品工具,创新开展投贷联动、股债联动、投保联动等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对科技型企业单列信贷计划。支持开展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产品,加大推广专利保险,增强信贷可获得性。鼓励科创企业利用股权、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贷款融资,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信用贷、科技信用贷、科技创业贷,畅通科创领域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助推柑橘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竹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忠县分中心、聚融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
不断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和新手段在普惠金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支付服务深度融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支付解决方案,建立覆盖支付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存储、应用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五)优化金融生态体系
优化金融信用环境。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信用承诺和信用评价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公开披露和信用分类评价。加大对金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评级。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加强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等市场信用信息融合互动。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和共享。加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提升征信市场有效供给和征信服务水平,切实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安全。
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获得信贷”评价指标,转变监管部门职能,推动简政放权,加强机构、企业、资金、产品、风险等要素管理,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完善鼓励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产业支持、财政贴息、税费减免、上市奖励等鼓励扶持;健全行业服务政策,提高银行、证券、保险、小贷、担保等机构的服务能力;强化行业监管政策,加强机构行为管理,维护企业发展良好政策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线上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渠道,优化放贷流程,加快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实现多渠道联动、全流程在线。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推广信用类贷款产品、创新信贷特色场景;开展线下服务创新,全面推进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强化平台合作创新,鼓励税务、社保、公共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数据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支持。
七、深入推进金融安全治理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金融风险点,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接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完善央地协同监管机制,每季度通报一次金融监管服务情况。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在忠机构做好金融重大风险事项、突发事件沟通协调工作,加强重大金融课题研究、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检查等方面央地资源整合,提升风险防范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严格按照各类地方金融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强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金融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地方金融机构注册资金、经营场所、股东资质、法定代表人等进行信息公示。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全面落实授信尽职免责政策,适当提高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
提升地方金融安全治理能力。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作用,探索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优化风险代偿补偿机制和担保费奖补政策。落实全市地方金融组织退出机制,引导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配合市金融监管局对违规机构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提高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利用地方金融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数据采集机制,保证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强化金融风险处置和应对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非法金融活动、金融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实施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将非法集资防范宣传、排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违法金融活动,做好反假币、反洗钱工作。
八、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重大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和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作。充分发挥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统一谋划、协调和实施各项建设工作,一体化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推动党的领导融入金融机构治理各环节,发挥好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地方金融机构党组织隶属关系,层层落实责任,推动党建和金融业务相互融合促进。
(二)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财政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深化县属地方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支持创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天使投资人群体和重点拟上市企业。落实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三)推动人才建设。用好重庆英才计划政策,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吸引国内外各层次金融人才来忠发展。
名词解释:
1. 保险深度1。全县当年的保费收入与GDP的比值。
2. 保险密度2。全县当年的保费收入与当年人口的比值。
3. “新三板”3。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4. “重庆OTC”4。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交易系统。
5. “双特”发展思路5。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中等城市。
6. “一地一城三区”6。特色产业基地、山水宜居之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两群”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