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国体育彩票app:印发忠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忠府办发〔2022〕4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忠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5日
忠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忠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区·长江盆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起点谋划和高效能推进《忠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对于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忠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21年至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忠县按照国家、重庆市的创新发展部署,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平均增速位居渝东北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同时深入推进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建设,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集聚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奠定了“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1.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成果产出“提量增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加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县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达31.6%。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性技术成果,“十三五”期间,我县先后与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市畜牧科学院、国际竹藤中心、华南农大、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取得科研成果2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40余件,围绕柑橘产业取得发明专利3件。品牌创建和新产品研发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科技成果45项,高新技术产品52件,引进新技术96项,推广新品种80个,品牌产品268个。2017年“派森百”橙汁获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派森百橙汁、忠味堂食品入选全市首批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巨琪诺美的“丹益片”“天王补心片”获重庆市重大新产品。
2.加快创新主体引育,创新发展动力提升。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增长,建立“种子期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体系,“十三五”期间,共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28家,高成长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新引才育才机制,聚才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先后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和“忠州英才”服务卡制度,借助各类人才招引平台集聚人才,累计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044名、农村实用人才8000余人次。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要素聚集能力。获评国家级生态新名片,2015年、2017年我县分别获批成为“国家柑橘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绩斐然,2016年获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柑橘)科技园,也是全国首个以柑橘为主导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2019年在科技部集中评估中成为全国20个优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20年成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新研发与孵化平台建设加快,“十三五”期间,共培育县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平台13家,全县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累计达21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11家,总量较2015年增加162.5%。
4.强化科技支撑引领,赋能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2.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3%;生物医药、电竞等新兴产业发展快速,2019年电竞小镇荣获“重庆数字经济(电竞)产业示范园”称号。“十三五”期间,围绕推动创新企业发展,设立1000万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累计为17家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发放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690万元;设立1亿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为24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3.08亿元。
5.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2020年1月,忠县经农业农村部认定成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是重庆入围的3个县之一。举办多元化赛事活动,结合农村创新创业特色,举办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返乡农民工创业沙龙等创新活动;结合电竞产业特色,举办2017全国移动电子竞技大赛(CMEG)年度总决赛、2019全球电竞领袖(长江三峡)峰会、2020CF冠军杯总决赛等行业重量级活动,打造了忠县本土IP赛事“长江三峡电子竞技大赛(TGEG)”。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目前,建成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5个,乡镇科技示范片29个,现代农业示范企业1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专家大院4个,培养县级农业科技示范户1436户,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600余名,共开展科技服务和指导200余场次,开展技术培训3.5万余人次。加强科普工作提升民众科学素养,持续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百讲等活动,科普宣传覆盖面达5万余人次,2020年8月“三峡库区生态文明科普基地”正式揭牌开馆,成为重庆目前唯一一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仍偏低。2020年,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0.48%,远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2.1%)。二是创新主体规模仍较小。全县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市处于中下游水平,且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创新层次较低;全县建立了技术研发平台的企业数量仅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的30.43%,且大多规模较小。三是科技创新人才规模仍较小。人才队伍基础薄弱,研发人才较为匮乏,高校、科研机构少,引进培养难度大,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四是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有待提升。2020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84件,远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11.32件。
(三)发展形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智能化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时代,科技创新范式加速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从国内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从全市看,“十四五”时期是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基本建成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和健康重庆的关键时期。从全县看,忠县地处重庆中部、三峡库区腹心,既是“成渝双核”之“重庆核”北翼重要节点,也是长江绿色经济走廊的关键支点,兼具联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承接主城都市区、对接川东北的重要作用和潜能,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忠县将迎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需要发挥“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的品牌优势,以特色创新为突破口,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体系,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忠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我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紧跟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需求,立足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等多重战略机遇,以建设全国创新型县为引领,以培育创新主体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平台为抓手,以集聚创新资源为重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围绕“一地一城三区”目标,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人才优先、开放协同,围绕建设全国创新型县,着力打造“两区两地”,即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西部(重庆)电竞产业高地,以科技创新为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供给相协调。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充分激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活力,统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坚持聚焦产业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和产业提质增效需求,把高技术企业、龙头企业作为主力军,以农业科技园区和工业科技园区为主阵地,明确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着力点和突破口,集成创新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渝东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坚持企业主体与人才优先相促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以保姆式服务留住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汇聚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相统筹。牢固树立开放协同的创新理念,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等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引进创新资源,增强忠县在全国创新格局中的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底,研发投入明显增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基本建构,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创新人才集聚成效显著,区域创新格局不断优化,科技服务民生能力显著增强,西部(重庆)电竞产业新高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到2035年,全县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大幅度上升,全国创新型县全面建成。
——创新实力进一步提高。重视创新能力提升,提高研发投入,2025年,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6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其中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达到5亿元以上。
——创新主体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到2025年,集聚科技型企业60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重点培养800名R&D研发人员、科技特派员数300人。
——创新平台发展进一步加速。打造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到20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市级科普基地4个。
——创新成效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4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
忠县“十四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2020 |
2022 |
2025 |
指标属性 |
科技投入 |
研发经费支出投入(亿元) |
2 |
4 |
6 |
预期性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0.48 |
0.75 |
1 |
预期性 | |
规上企业研发投入(亿元) |
1.8 |
3.2 |
5 |
预期性 | |
创新主体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
15 |
35 |
60 |
预期性 |
科技型企业(家) |
228 |
465 |
600 |
预期性 | |
R&D人员数量(人) |
447 |
564 |
800 |
预期性 | |
科技特派员数(人) |
106 |
205 |
300 |
预期性 | |
创新平台 |
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个) |
11 |
15 |
20 |
预期性 |
其中:国家级平台(个) |
1 |
2 |
2 |
预期性 | |
县级创新平台(个) |
9 |
30 |
60 |
预期性 | |
众创空间(个) |
2 |
3 |
5 |
预期性 | |
市级科普基地(个) |
2 |
3 |
4 |
预期性 | |
创新成效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 |
0.84 |
1.2 |
2.4 |
预期性 |
累计专利授权总数(件) |
580 |
900 |
1200 |
预期性 | |
技术合同交易额(万元) |
无数据 |
2000 |
5000 |
预期性 | |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
8.01% |
9.6% |
12% |
预期性 |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
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道路,充分利用柑橘、竹笋等特色资源,以重庆数字经济(电竞)产业示范园、国家农业(柑橘)科技园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带动全县创新生态发展,成为重庆三峡库区产业创新能力强、要素集聚多、创新环境优、创业创新活力足的创新示范县,带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全国创新型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国创新型县。
1.建设西部(重庆)电竞产业新高地
发挥电竞小镇优势,聚焦打造“重庆市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区之一”、“重庆数字经济(电竞)产业示范园”的定位,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依托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馆等载体,推动“电竞+科技”创新发展,做深做实数字产业电竞特色小镇。充分利用电竞馆等优势资源,推进赛事规划,打造多层次电竞赛事体系,推动电竞产业集群建设。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联动四川省电子竞技协会、成都市及重庆巴南区、渝中区等发展电竞产业的地区,发展壮大智能化、绿色化、特色化、现代化的电竞为特色的数字文化娱乐产业。联合业内龙头企业及平台搭建电竞孵化中心,构建教育培训、赛事举办、内容制作、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电竞产业生态圈。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重庆)电竞产业新高地。
专栏1:西部(重庆)电竞高地打造工程 |
建设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培养电子竞技数据分析师、电竞选手、电子竞技教练、电竞编导、电竞演艺与主持、电竞赛事策划与执行等不同专业方向和教育层级的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建设数字经济(电竞)产业园。打造集俱乐部及青训基地、电竞泛娱乐场馆、教育培训中心及电竞泛娱乐领域孵化器、电竞产业服务中心于一身的电竞产业综合体,并持续引入电竞产业链相关企业、电竞及泛娱乐品牌赛事活动,丰富电竞生态圈。 |
2.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为主题,以柑橘产业发展为特色,建设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派森百、高鹏农业、美健达等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大力引进市内外的涉农科研单位、科技企业,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忠县柑橘交易(大数据)中心,优化提升柑橘产业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功能,聚焦发展“3+2+4+N”的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经统筹、农林牧渔兼顾、种养加一体、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结构。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扩大新品种种植;创新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强“两品一标一名牌”申报认证,打造一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培育发展出一批区域特色名优农产品品牌,走品种、品质、品牌发展之路。
专栏2: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撑工程 |
争创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围绕建设集培训、试验、展示为一体的示范基地,以“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优质粮食教学基地、美健达生态农业园等为依托,围绕优质大米、绿色果蔬、柑橘,进一步完善育种、繁种、推广、收储、加工全产业链;增强绿色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推广稻田智能化灌溉;加强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等院所高校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合作,构建稳定的技术支撑团队,推动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强化内培外引,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团队,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 创建忠县柑橘交易(大数据)中心。建成集土地、资本、投入品、果品、科技、专利、商标等要素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率、人性化的大数据流通市场;建成与柑橘流通相配套,先进的柑橘及柑橘产品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电子结算方式和果品检验检测系统;依托交易信息为基础,建成全国柑橘大数据中心;依托产业物流链,建成全国柑橘运输物流网络;依托商品交易,完善农副产品交易的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体系,打开农副产品的合作渠道与机制,全面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化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国家柑橘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加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深度合作,协同建设智慧柑橘创新研究中心、柑橘新品种研发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和柑橘专家大院等,建成集产、学、研、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服务三峡库区、辐射全国的国家级柑橘技术创新中心。 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大、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合作,搭建集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培训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忠县农业专家库,借助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构建“种、养、加”环节构造农业服务系统,并通过资金、政策、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体系构建。 |
3.以认促建创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按照实施“双特”发展思路(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中等城市),汇聚科技创新要素,高标准完善功能配套,高精度服务产业需求,将乌杨新区发展纳入忠县“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形成全县特色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优化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原则,统筹规划包括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推行精细化产业招商,积极策划和推出一批建设项目,突出“招大、招群、招特”,形成“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个大产业、带来一批配套企业”的联动效应,围绕产业链条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吸引研发团队在忠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对外开放力度。以提升四大特色产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新方向,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汇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成果,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规范化行业技术支撑平台体系,形成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软件信息、金融投资、现代服务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创新创业特色示范功能区。
(二)科技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围绕特色产业建设思路,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要素超前部署,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和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智慧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渝东北特色产业创新高地。
1.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构建锂电全产业链格局
依托特瑞新能源、天辉锂电池等重点企业推动电池隔膜、盖帽、电池电芯制造等锂电全产业链继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围绕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生产锂电池系列产品。引进三元材料、负极材料、PACK、锂电生产设备及锂电其他配套项目,填补产业链条空白领域。培优做强锂电全产业,构建一条循环有序、持续互补的锂电池全产业链。有序开展锂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再资源化,开发适用于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产品。
2.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能级
重点发展高端、绿色化学原料药(化学原料药、化学创新药、化学仿制药)、智能化医疗器械、做好中药饮片(制剂)、中药成品药研发与生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围绕化学原料药、中医药、医疗器械研发、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加快聚集一批研发机构和相关生产型企业,突破中药饮片(制剂)、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谋划大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3.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智能装备产业体系
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水力发电成套设备制造和以精密五金、数控机床、电子信息等为配套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体系。发挥新润星科技的行业龙头地位作用,积极引进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等一批具有关键技术的项目,推动数控机床生产线建设,加强大中型龙门、镗床等高端装备的生产,全力打造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带动忠县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4.着力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做深做透资源加工产业
充分利用石灰石、岩盐、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柑橘、竹笋、粮油等特色资源,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壮大绿色资源加工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现代科技建筑材料加工产业园,支持聚融集团、曼子建材、庆之都建材等本地企业进一步推进研发中心建设,与国内外加工企业开展广泛技术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一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笋竹、生猪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海螺水泥等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加强加工型柑橘品种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产品品质,引进培育一批柑橘加工龙头企业,拓展柑橘加工产品以及皮渣副产物产品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全国一流的柑橘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忠州橙汁”等区域公共品牌开发,以品牌强橙为宗旨,打造特色柑橘新品牌,力争2025年,将“忠州橙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打造忠县笋竹、忠县粮油等一批在市内外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忠县农产品品牌。
(三)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推动科技型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全面建成“种子期企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新动能发展的主导力量。
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
重点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绿色资源加工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设立高企培育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科技计划项目,采取奖励性补助、后补助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广泛应用,鼓励围绕创新链的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创新型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优壮大天地药业、南泰电子、巨琪药业、聚威节能等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培育行业技术“领头羊”,带动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积极协助美健达、同舟电子、东正电气等科技型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促进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同时建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数据库,通过集群式、产业链式等方式,引进一批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成长性工业、农业企业,有效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为全县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高新技术支撑。到2025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
2.实施科技型企业壮大工程
聚焦四大特色产业,对企业实行定点帮扶,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培育工作方案和发展路线图,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强化指导做好跟踪服务。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指导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资金、产业引导基金等资金的作用,鼓励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5年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600家以上。
3.实施中小微企业“双升”战略
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对成长性好、创新绩效突出的种子企业、中小微企业优先给予科技项目资金支持。优选一批重点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结成“创新对子”和“金融合作对子”,提供靶向服务,加快培育“小巨人”企业。支持天地药业、派森百橙汁等龙头企业放开内部资源,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种子企业加快发展,形成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微种子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到2025年,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50家。
(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建设一批市级研发中心
借力风口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农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并购、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整合企业研发设施设备等方式,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资源合作建设联合研发基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心)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等。
2.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吸引和鼓励国(境)内外企业和个人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忠县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特瑞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3.建设一批双创孵化平台
实施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强化行动,培育引进孵化器项目,依托“忠州创业谷”等孵化平台,打造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发展、市场运作,培育一批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打造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为契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创建“星创天地”,打造“忠县特色、重庆示范、全国先进”的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为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到农村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高质量谋划、举办系列“双创”品牌活动,吸引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业机构、返乡创新创业人员集聚。
(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渝东北特色产业人才高地,围绕全县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强化“外部引才”与“自主培育”并进,突出产业引才、乡情引才、柔性引才,打造一支支撑忠县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
1.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育计划”
围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竞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育计划”,引进培育一批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解决关键技术的产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事业人才。采用“顶尖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面向全市、全国引进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促进高层次人才来忠创业若干优惠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来忠创业。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探索建立“师徒制”模式,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办法,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平台人才技能培训作用,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加强科技人才培训,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到2025年,全县青年科技人才占科技人才的50%,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2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9%。
2.创新“飞地”引才用才模式
发挥用人主体引才用人作用,按照“政府建平台、企业出题目、专家搞研发”模式,积极搭建异地沟通交流平台、人才专家平台、科技合作平台,推进三方企业相互参股、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共用。深化与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校地”“企地”合作,持续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选派专家教授来忠技术指导。探索“飞地”模式引才,采用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体运作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委托专业第三方打造人才飞地,统一租赁场地、代理开展招商引智、对接人才和研发需求,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在忠县注册的企业在主城设立研究中心,就地招引高端人才项目,利用主城智力资源充实企业研发团队,探索“人才在外地、服务在忠县”、“孵化在主城、转化在忠县”模式,打通人才、资金、项目流通共享渠道。创新柔性引才方式,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根据需求,采取项目合作、短期聘用、退休返聘、技术入股、咨询服务、成果转让、参与收益分配等方式方法,柔性引进市内外高层次人才,提高引才实效。
3.实施教育卫生“三名”人才工程
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力度,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教委、县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大力实施教育、卫生“三名”人才工程,通过支持名(中)医名师名家工作室建设、学术交流、外出游学、上派学习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在业界取得显著成绩、有较强创新、指导、管理组织能力的社会事业带头人和青年人才。对名师、名医实行动态管理。举办名家讲堂,定期邀请名医、名师、名家进行主题演讲,积极组织名医、名师、名家到村镇开展指导、服务活动,推动资源下沉,充分发挥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领域内的学习交流。
(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合作
1.加强与成渝周边区域合作,推进特色生态产业创新发展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鼓励引导两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资源加工等产业开展协同技术攻关。在协同发展特色工业方面,以新能源产业为依托,引进三元材料、PACK、锂电生产设备及锂电其他配套项目;深化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合作,鼓励企业围绕原料药、中间体、中成药等产品,在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产品研发、科技攻关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制造,合力发展壮大两地智能制造业。在协同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方面,引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笋竹、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精深加工,共同拓展市场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围绕柑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鼓励支持成渝两地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同组建西部柑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柑橘产业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推动两地柑橘产业联合发展。
2.加强与“两群”区域合作,打造三峡库区绿色工业基地
围绕“一地一城三区”建设目标,“联动大三峡、协同渝东南、服务大都市、承接川东北”,推动“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承接东部地区及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三峡库区绿色工业基地,推动“两群”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工程,加强与渝东北、川东南等区域的人才、平台、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合力推动人才交流、平台共建、联合攻关、成果共享。
3.加强与周边科研机构合作,协同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鼓励龙头企业依据发展需要,联合万州、开州、梁平等渝东北区县,在智能制造、新材料、页岩气开采及装备等领域,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同组建柑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到2025年,组建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七)科技服务赋能民生发展
1.“科技+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应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夯实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政务、农业、教育、旅游、环保、交通等领域实施一系列智慧应用项目,在政务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升级。城市管理方面,建立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和监控,强化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搭建智慧安全预警服务平台,提升监测、评估、决策智能化水平。整合中国移动、咪咕竞技等多方优势在科技创新、数智赋能及基础通信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快推进我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文化方面,推动数字文化平台提档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手段,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现有数字化资源统一纳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全面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一体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网络建设,促进公共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承载网络转型升级。旅游方面,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按照智慧景区建设标准,到2025年A级旅游景区全部完成智慧景区建设。重点围绕忠县“科技+”智慧旅游监测平台建设,研发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系统;推动云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推动道路、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建设,推行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模式。体育方面,推动智慧场馆建设,在体育馆、电竞馆、体育中心、游泳馆安装智慧场馆系统,拓展科技+体育的应用领域。
专栏3:忠县“科技+”智慧城市工程 |
打造智慧政务大数据平台。通过子系统接口并入的方式,采集收取政务服务中心、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64个信息系统的大数据资源,按照统一标准对政务数据进行处理,借鉴国内成熟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忠县统一的政务数据库,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责任方、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类型等。打造集“一站式”政务办公服务、“一键式”民生信息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推动数据共享,实现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聚、通、用”,提升政府整体数据分析能力。 建设忠县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系统。持续推进开展大气自动监测网格化建设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积极推动水环境自动监测网格化建设工作,建立覆盖长江干流及重点支流流域的水质监测网。 提档升级数字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手段,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现有数字化资源统一纳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通过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形式和内容,让基层群众在“掌上”“指尖”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忠县“科技+设智慧旅游监测平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探索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打造“忠县旅游”应用移动终端产品,研发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系统,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旅游信息平台,深化数字科技与旅游业融合,实现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旅游信息智慧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集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一体化线上综合旅游平台,同时对主要景区客流量、客源及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测,定期编制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忠县文旅产业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
2.“科技+产业”全面加快乡村振兴
围绕绿色、数字化发展,以科技为抓手,扩大智慧农业应用试点,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试点拓展无人农场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深化运用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统筹规划开发忠县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集中宣传推广,提升忠县乡村旅游知名度,力争3个乡村旅游景区通过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评审。继续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以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领域,在原有按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选派的基础上,加入电竞、电商等新兴特色产业领域,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加快科技推广步伐,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的评选,带动全民依靠科技致富。在柑橘专家大院、生猪专家大院基础上,积极筹建一批新的农业专家大院,创建出一条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道路。创新“数据+电商”发展模式,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增强科技民生服务的能力,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专栏4:忠县“数据+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
因势利导大力培育电商主体,积极与重庆直播电商行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孵化引进一批直播电商机构。组建多层次电商专业队伍,推动电商产业规范化、专业化。探索打造5G直播电商场景基地,利用大数据对直播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提升电商直播效率。持续培育直播带货达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忠县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旅游业等,扩大忠县品牌影响力。 |
3.“科技+教育”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是建设“智慧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成所有高完中标准化考点建设,学校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比例达到100%。加快建成教育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实现与市级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互联互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建设“智慧校园”。实施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教学管理、智慧教学服务建设,运用物联网、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技术建设智慧教室、创客实验室、探究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实现师生行为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实现智能化考勤、一卡通支付、智能门禁等校园生活智能化应用,建成“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10所。三是建设“智慧课堂”。新建精品录播教室18间,常态录播教室12间,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和运用。
4.“科技+医疗”促进智慧健康服务
实施智慧健康工程,深化智慧医疗建设,搭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发展5G“在线医疗”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智能化。完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扩展功能应用,提高应用实效,发挥应有作用。构建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忠县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健全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共享机制,畅通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共享通道。加强对传染病等疾病的智能监测,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拓展以妇幼、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提升临床诊疗以及惠民便民举措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建成“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各1家。全力推动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医疗信息融入、同质化管理。加快与四川崇州市及“一区两群”对接融合,共建共享分级诊疗、智慧医疗监管、医保异地互联结算等,助推“科技+医疗”健康一体化。
(八)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
1.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加大科普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面向基层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开展科普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动员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学校、学协会、科普基地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聚集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等科技工作者群体,增强全县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探索全媒体时代在线科普展览创新应用,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大众媒体科技宣传力度,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加强科技示范社区、科普示范村建设,利用田园综合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普基地打造。创建科技馆体验教育生态体系,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品牌,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以及科技竞赛等校外科技活动,举办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举办科普报告会、科技竞赛、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扩大科普宣传受众群体,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到2025年,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更加广泛,科技教育传播取得长足发展,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运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大幅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2.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提高全县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意识,搭建起县、乡镇、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推进社会共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专利技术保护高地。推进落实专利导航项目,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优势,深度挖掘企业的核心技术,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技术服务,提高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水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技术优势,提高专利质量,精心培育高价值专利,切实解决全县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滞后的实际问题。
专栏5: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 |
建设忠县产业专利导航中心。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绿色资源加工“四大特色”产业构建线上专利技术数据库,在乌杨新区打造专利导航中心线下服务平台,组建一支知识产权专职服务队伍,在产业规划、技术研发、信息资源检索、人才培训、项目决策咨询、维权援助等方面,形成线上线下联动融合,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高端的知识产权服务。 |
3.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构建转移转化体系。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依托大学、面向企业、联结院所、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协同创新研究机构,以技术许可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深度服务跟踪,着力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举办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会,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忠州创业谷、雨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时代梦工厂、电子物流产业园、重庆数字经济(电竞)产业园等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特色产业和智慧忠县发展需求,加强应用场景打造,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采购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培训。
4.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用好用活创业种子投资资金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补偿机制,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业务,推动股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中心等融资机构建设,扩大投融资渠道。完善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扶持政策,鼓励科技型企业通过各类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通过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良好创投生态。
5.健全创新容错纠错机制
落实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细化明确免责与追责判定标准,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立明确可操作的容错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促进部门间协同联动,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系,推动科研诚信信息化,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进一步畅通渠道。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引导作用,更好地激发改革创新者的创新创造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科技供给
根据改革创新发展需要,聚焦忠县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资源集聚要素,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完善研发投入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补助、重大新产品补助等财税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服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机制
做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协调,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对接。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结合实际做好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构建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做好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协调。规划目标要分解落实到县农业农村委、县教委、县文化旅游委等有关部门,做到责任主体明确。规划的重点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要着力聚焦忠县的领先技术、优势产业,加快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人才,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三)优化科技投入,强化资金支持
确保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预算资金的统筹协调,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财政投入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探索资金投入机制,形成适宜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主体结构性支持方式。
(四)健全人才机制,夯实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造就一批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潜力和活力,引导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人才激励方式,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国家和市级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等相关改革政策,引导和推动科技人才科学评价、分类评价。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广泛汇集和自由流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保障。
附件:
忠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建设时限 |
1 |
忠县柑橘交易(大数据)中心 |
建成集土地、资本、投入品、果品、科技、专利、商标等要素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率、人性化的大数据流通市场;建成与柑橘流通相配套,先进的柑橘及柑橘产品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电子结算方式和果品检验检测系统;依托交易信息为基础,建成全国柑橘大数据中心;依托产业物流链,建成全国柑橘运输物流网络;依托商品交易,完善农副产品交易的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体系,打开农副产品的合作渠道与机制,全面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化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县农业农村委 |
2021-2026 |
2 |
国家柑橘技术创新中心 |
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加强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深度合作,协同建设智慧柑橘创新研究中心、柑橘新品种研发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和柑橘专家大院等,争创集产、学、研、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服务三峡库区、辐射全国的国家级柑橘技术创新中心。 |
县农业农村委 |
2022-2025 |
3 |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大、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合作,搭建集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培训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忠县农业专家库,推动构建“种、养、加”环节构造农业服务系统,并通过资金、政策、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体系构建。 |
县农业农村委 |
2021-2025 |
4 |
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
培养电子竞技数据分析师、电竞选手、电子竞技教练、电竞编导、电竞演艺与主持、电竞赛事策划与执行等不同专业方向和教育层级的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
县教委 |
2021-2023 |
5 |
电竞产业孵化园 |
打造集俱乐部及青训基地、电竞泛娱乐场馆、教育培训中心及电竞泛娱乐领域孵化器、电竞产业服务中心于一身的电竞产业综合体。 |
县文化旅游委 |
2021-2025 |
6 |
智慧政务大数据平台 |
通过子系统接口并入的方式,采集收取政务服务中心、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64个信息系统的大数据资源,按照统一标准对政务数据进行处理,借鉴国内成熟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忠县统一的政务数据库,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责任方、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类型等。打造集“一站式”政务办公服务、“一键式”民生信息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推动数据共享,实现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聚、通、用”,提升政府整体数据分析能力。 |
县科技局 |
2021-2022 |
7 |
忠县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系统 |
持续推进开展大气自动监测网格化建设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积极推动水环境自动监测网格化建设工作,建立覆盖长江干流及重点支流流域的水质监测网。 |
县生态环境局 |
2021-2025 |
8 |
忠县“科技+”智慧旅游监测平台 |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探索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打造“忠县旅游”应用移动终端产品,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大旅游信息平台,深化数字科技与旅游业融合,实现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旅游信息智慧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集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一体化线上综合旅游平台,同时对主要景区客流量、客源及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测,定期编制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忠县文旅产业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
县文化旅游委 |
2021-2025 |
9 |
忠县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 |
建设包括基层公卫信息系统、疫苗接种系统、公卫应急系统、基层体检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绩效考评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监管平台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共享,线上卫生绩效考核,确保督导考核公平公正。 |
县卫生健康委 |
2021-2025 |
10 |
忠县“数据+电商”互联网平台 |
因势利导大力培育电商主体,组建多层次电商专业队伍,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大力推广忠县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旅游业等,扩大忠县品牌影响力。 |
县商务委 |
2020-2023 |
11 |
忠县特色产业专利导航中心 |
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绿色资源加工“四大特色”产业构建线上专利技术数据库,在乌杨新区打造专利导航中心线下服务平台,组建一支知识产权专职服务队伍,在产业规划、技术研发、信息资源检索、人才培训、项目决策咨询、维权援助等方面,形成线上线下联动融合,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高端的知识产权服务。 |
县市场监管局 |
2020-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