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忠县忠州街道顺溪社区,岛屿面积0.8(175米水位)-1.42(145米水位)平方公里。皇华岛最早在《水经注》中称“江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忠州因度宗潜藩升咸淳府,移府治于皇华岛,后称“皇华城”,皇华城作为府级治所近20年,为宋元战争山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唯一的孤岛型城址,距今近800年历史。
经考古发掘确认,皇华城城址由岛顶内城,西北外城和南、北一字城墙组成,基本厘清了城址沿革变迁、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此外,还发现了城门、城墙、墩台、书院、衙署等重要遗存,在中国宋元时期城址考古中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皇华岛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外,其生态资源也得天独厚,独有的洲岛湿地景观,兼具水、陆及消落带湿地三种生态系统特征,总体呈现“一圈湿地、一坡密林、一坝良田”的生态格局。2016年,获批“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
围绕岛上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人文魅力岛、生态示范岛、风景旅游岛”为目标,统筹生态与人文、保护与利用,将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为长江文化遗产保护的示范标杆。
二、重点遗址简介
1.城墙遗址
城墙由内城墙、外城墙、一字城墙和墩台等组成,均为夯土甃石结构。内城墙位于皇华岛顶部,城圈基本闭合,围合面积约0.57平方公里。另有南北两段遥相呼应的一字城墙,均上接内城墙,下接墩台,加强了内城、外城、城址与长江的联系,扩大了城址纵深防御的功能。初步确认西南陶家嘴至柳家河段为城址防御的重点。遗址内出土了青瓷、白瓷及黑釉瓷片等宋代遗物。
2.城门遗址
陶家嘴一号城门遗址,位于坡顶脊线垭口处,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建造圆角方形城台,平面略呈“凸”字形,由外门道、内门道、八字墙、阶梯踏道、排水暗沟等组成。该城门结构完整、要素齐全,规模、形制在既往山城考古中均较为罕见,是宋代排叉柱城门向拱券顶城门过渡阶段的珍贵例证。
3.游廊湾明清墓葬
位于皇华岛西北部。经发掘发现两座上下叠压的墓葬,明墓在下,主体由青砖砌筑,底部残存三根枕石,枕石之间发现一枚金冥币,棺椁已腐蚀,可见棺痕。墓外整体包裹有防潮功能的木炭层,较为罕见,推测该墓为明代忠州守御史陶璋的家族墓。清墓居上,为石围土冢墓,主体由封土、八字墙、石围、墓室组成,墓室底部未见棺床,灰椁完好。
4.书院遗址
位于皇华岛内最大的平坦台地上,由冉屋丘、校场中部、杉木丘、桉子坪等片区组成,共同构成了内城的核心活动区之一,考古工作清理揭露了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为结合文献进一步探讨“宏文书院”“贡院”的分布范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该遗址较为完整的反映了城址宋代以后的沿革、毁弃与功能转变情况,为探讨皇华城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5.衙署遗址
是大湾片区发掘的大规模院落建筑基址,坐北朝南,中轴线清晰,依地势分布于5级台地之上,由南向北逐层抬高。第一级台地发现石板铺地房基、大型覆盆柱础、石碑座及明清时期墓葬。第二级台地发现台基包边墙、中轴线南端石阶踏道。第四级台地发现主体建筑墙基、排水沟、柱础石,局部见方砖墁地。第五级台地南端发现大型台基包边墙、中段规整踏道、“龟头屋”柱础,两座对称分布的方形水池,以及大量筒瓦、板瓦及勾栏望柱等建筑构件。
6.梯田遗址
位于皇华岛中部。考古发现有大型水池及宋代以来五个阶段连续使用的田地、田埂遗迹,植物考古浮选出的农作物颗粒有水稻、小麦,在战争补给与农耕文化方面丰富了城址历史内涵,也是岛内生业模式延续和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见证。此外,梯田片区还清理出房址、窑址和采石场等遗迹。
7.墩台遗址
墩台,为城墙向外凸出墙体部分,是用于三面防敌的建筑,大大增强了城墙的防御功能。该墩台位于皇华城西北部,临崖砌筑,侧控两溪,易守难攻,战略位置突出。